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进程中,金融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血脉,其创新更是能够赋予城市新生命。当前的安徽,正处在历史上机遇最多的黄金发展时期:新一线城市、国际化科创新城、长三角经济圈……强劲的发展态势给包括金融在内的许多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信托作为金融行业唯一的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进行经营的金融机构,又被称为“实业投行”。在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着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作为安徽唯一一家省级信托机构,国元信托自2001年成立以来,根植安徽、辐射全国,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根植安徽 非常时期服务小微更“有力”
金融助力,同舟共济!年初的疫情让众多中小微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外,国元信托更是发挥自身的金融优势,在非常时期加大金融投入,为多个行业亟待纾困的小微企业送去了金融“甘霖”。
今年以来,新增支持中小微企业项目48个,规模311亿元;新增支持实体经济项目64个,规模254亿元;存续支持中小微企业项目243个,金额869亿元;存续支持实体经济项目310个,金额1093亿元。资金投向包括制造业、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批发零售等领域。
安徽省银行业协会落实“六稳六保”在行动国元信托站媒体座谈会现场
相较传统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对于实体企业的资金支持更加多元化,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实体企业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收益权投资等特色产品,全面提供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用国元信托董事长许斌的话来说,信托业就像一座桥,桥的两端是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这座桥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会越建越宽。
素以“科创之城”著称的省会合肥近些年来科创型企业“遍地开花”,但这些企业由于专利轻资产的属性,融资渠道有限,对此,国元信托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探索知识产权信托,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受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为合肥市高新区3家中小企业募集资金规模2000万,期限两年,让科创型企业的“轻资产”变为可融资的抵押物,在不改变知识产权权属的前提下,将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知识产权受益权有偿转让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为企业募集社会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超额实现时序目标 营收增长背后彰显风控能力
当整体经济环境遭遇下行,越来越多行业面临不确定周期,如何全身而退,甚至弄潮其中游刃有余?特殊时期国元信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准确研判形势、提前谋篇布局,不仅超额实现时序目标,公司发展势头仍然保持良好。1-8月,公司实现各项业务收入5.9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88亿元,净利润4.11亿元,三项主要经营指标同比增幅均超过了100%。
超额实现时序目标的背后,是极为“亮眼”的风控能力,据国元信托董事长许斌介绍,国元信托作为省属国有信托机构,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等指标在行业评级中得分一直较高。“我们一直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理念,建立健全风控合规审查流程,强化专业力量建设,严守底线防范潜在风险。”
据悉,目前,国元信托已打造了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构成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形成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了与市场要求相匹配的业务操作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细化了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控标准和流程,并配备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项目经验丰富的优秀风险管理团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国元信托的风险资产率为0.47%,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在省政府年度全省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等级。
结语: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与实体经济紧密相依的信托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问题。对此国元信托顺应监管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发展证券化业务、研发落地标品信托产品,发挥信托功能优势,不断加强对实体经济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旨在铸就一个良好的“安徽信托”品牌。